
我們始終以客戶需求為中心
竭誠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感染類項目分析:PCT(降鈣素原)與CRP(C-反應蛋白)比較
- 分類:應用服務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07-30 09:38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一、降鈣素原(PCT) 降鈣素原(PCT)是血清降鈣素(CT)的前肽物質,是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質,在正常生理情況下,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產生。健康人血液中的PCT濃度非常低,小于0.05ng/ml.在炎癥刺激特別是細菌感染或膿毒血癥狀態下,機體各個組織、多種細胞類型均可產生PCT并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1、 降鈣素原適應癥 ?、?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 ?、?幫助SIRS/膿毒癥的早期診斷,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 ?、?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指導臨床抗生素使用 ?、?手術和嚴重創傷患者細菌感染并發癥監測 ?、?胰腺炎鑒別診斷 2、降鈣素原臨床意義 2.1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 病毒性疾病時PCT不增高或僅輕度增高,一般不會超過1-2ng,PCT鑒別病毒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均高于傳統標記物(如C反應蛋白、白細胞,紅細胞沉降率等)。 2.2用于膿毒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2012年9月發表的《降鈣素原PCT急診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以下簡稱為“共識”)指出:膿毒癥患者的PCT水平明顯高于非膿毒癥患者。且PCT升高對細菌感染導致的膿毒癥特異性很高,可作為診斷膿毒癥和鑒別嚴重細菌感染的生物標志物。同時,與單純的臨床檢測標準相比,PCT檢測可顯著提高SIRS/膿毒癥診斷的敏感性(97%)和特異性(78%)。把PCT加入診斷標準后,診斷準確率從0.77提高到0.94。 《共識》指出:PCT在SIRS/膿毒癥、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患者的質量濃度依次增高,與病情的嚴重度呈正相關(見上圖),目前PCT診斷膿毒癥的界值水平為>0.5ng/ml.PCT<0.05ng/ml的患者患高風險細菌性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PCT濃度從0.5ng/ml上升超過2ng/ml時,嚴重細菌感染或膿毒癥的發生率增高,如果PCT值大于 2ng/ml甚至大于10ng/ml時,膿毒癥、嚴重膿毒癥或者膿毒癥休克的可能性非常大(超過90%),高水平PCT表明全身炎癥反應非常嚴重,死亡風險很高,應立即開始抗生素及針對性治療。 2.3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 監測PCT的變化趨勢可以作為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手段,PCT持續升高或者不降是治療無效的表現。例如在嚴重社區獲得性肺炎(SCAP)、院內獲得性肺炎(HAP)以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中,PCT水平與痰細菌培養陽性率、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療過程中持續升高或不降是預后不良的標志。 2.4大手術和嚴重創傷患者細菌感染并發癥監測 與細胞因子和其它炎性指標不同的是,在創傷和手術時血漿PCT濃度通常不升高或輕微的升高。沒有細菌污染或內毒素釋放的輕度創傷和小手術病人血漿PCT多處于正常范圍之內,心胸外科手術出現輕微的升高,胃腸道手術及嚴重多發傷和燒傷病人血漿PCT通常在術后或傷后兩天內出現暫時升高,但一般不超過2-3ug/L,推測這可能是腸道內毒素移位所致。若不并發細菌感染、膿毒癥和MODS則很快下降。術后或傷后并發細菌感染,血漿PCT則一直保持高水平或持續升高,若感染和膿毒癥得到根除和控制則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2.5胰腺炎鑒別診斷 國外學者把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水腫性、無菌壞死性和感染壞死性胰腺炎分成三組,并檢測血漿PCT、IL-8和CRP濃度,結果發現感染壞死組平均PCT和IL-8明顯高于無菌壞死組,而CRP在兩組間無差別。水腫性胰腺炎組三種指標均最低。通過ROC曲線統計分析,預測感染性壞死胰腺炎的最佳分界值PCT為。8ug/L,IL-8為112ug/L,以此分界值為基準預測感染性壞死胰腺炎PCT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分別為94%、91%、92%,IL-8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分別為72%、75%、74%.相比之下,PCT與感染壞死性胰腺炎發生最為相關。 3降鈣素原參考值 健康人的血漿PCT質量、濃度低于0.05 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的健康人血漿PCT質量濃度高于0.05 ng/ml,最高可達0.1 ng/ml,但一般不超過0.3 ng/ml.膿毒癥患者PCT的診斷界值為超過0.5 ng/ml,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患者PCT質量濃度波動在5-500 ng/ml之間。極少數嚴重感染患者血漿PCT水平超過1000 ng/ml. 二、C-反應蛋白(CRP) CRP是一種能和肺炎鏈球菌的莢膜C多糖結合,由5個相同的亞單位(23KD)以非共價鍵聚集形成的環狀五聚體蛋白,分子量為115 KD,半衰期為19h,多由白細胞介素-6(IL-6)等炎性分子刺激肝臟細胞合成。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極微。近年相繼采用膠乳增強的免疫比濁法等技術大大提高了分析的靈敏度(檢測低限為0.005-0.10mg/L不等),用這些方法所進行測定的CRP稱超敏或高敏CRP (英文縮寫為hs-CRP)。 1、C-反應蛋白監測適應癥 ?、勹b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 ?、诒O控感病情變化及術后感染 ?、垲A測心血管病危險 ?、苡糜诩膊〉碾S訪和監控療效 2、C-反應蛋白臨床意義 2.1 鑒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 CRP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在感染發生后6-8h開始升高,24-48h達到高峰。比正常值高幾百倍,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病毒感染時,CRP不增高(除了一些嚴重侵襲導致組織損傷的病毒如腺病毒、皰疹病毒等) 2.2監控病情變化及術后感染,并用于抗生素療效觀察 CRP在血中升高的幅度與感染的程度正相關。有研究表明,術后6小時左右,CRP開始升高,如無并發癥應在術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術后出現感染,則CRP長時間不下降;術前CRP升高者,術后感染率也遠高于術前CRP不高者。對細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療時,動態檢測CRP是必要的,它比臨床體征更早作出并發癥警報和治療效果的判定,在粒細胞缺乏癥或機體免疫狀態抑制時更有臨床意義。 2.3預測心血管病危險 持續的輕度CRP升高,說明有持續的炎癥存在,可用于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研究證實,與低水平CRP婦女相比,高水平CRP婦女患血管性疾病的危險度增加5倍,發生心?;蛑酗L的危險度增加8倍。急性心肌梗死時CRP升高,在無溶栓治療時與梗死范圍呈正相關,在與梗死有關的冠狀動脈完全堵塞時CRP更高。CRP可作為缺血性中風預后的獨立預報指標,CRP大于10mg/L比小于10mg/L者危險性大得多。如CRP與總膽固醇、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三者結合在一起更好的預知發生心肌梗死的相對危險度。 2.4 用于疾病的隨訪和監控療效 在疾病發作后的六小時CRP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續的時間與病程相仿,一旦疾病恢復,CRP含量迅速下降,對臨床有一個先驅預報作用。若CRP持續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須予以重視。為此,在病程中,作一系列CRP測定,對觀察有否病情加重,呈現并發癥和治療監控等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3、C-反應蛋白參考值 感染性疾?。簝和统赡耆?0%<3mg/L,99%<10mg/L,10-99 mg/L提示局灶性或淺表性感染,≥100mg/L提示敗血癥或侵襲性感染等嚴重感染。敏感性達100%。 新生兒細菌性感染:一般新生兒血清CRP水平<2mg/L,大于此值即與細菌感染的嚴重程度有關。 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險性評估時:一般認為,hs-CRP<1.0mg/L為低危險性;1.0-3.0mg/L為中度危險性;P>3mg/L為高度危險性。 三、感染類項目分析 據研究,PCT與CRP臨床符合性比較結果顯示:PCT靈敏度=85%;特異度= 86.7%;總符合率=85.7%。PCT與CRP靈敏度=9O%;特異度=67%;總符合率=8O%。數據顯示PCT和CRP在疾病靈敏度上差異不明顯,但在特異性上PCT的特異性明顯高于CRP。 CRP是一種急性反應蛋白,多種因素均可引起其升高,包括在心血管疾病中也會導致其升高,所以臨床單憑CRP一項標志物,大大限制了輔助診斷作用。臨床也需要更敏感、更特異的標志物來提高對重癥感染和敗血癥的診治。 PCT作為新的感染標志物,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影響。因此PCT對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明顯高于WBC計數及CRP,是一項靈敏度好,特異性高的具有鑒別診斷意義的新指標。鑒別細菌性感染和非細菌性感染的能力明顯的優于CRP,而且PCT還可以輔助臨床診斷重癥感染和敗血癥的需求。 PCT對細菌感染發生的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在臨床指導上比CRP更具意義,CRP目前對全身感染有一定的敏感性,在針對局部細微感染其作用是受限制的。 PCT比CRP在抗生素治療效果上更具有的指導性,PCT可避免抗生素亂用。 四、常用檢測方法介紹 ?、貱RP: 免疫比濁法、標記免疫測定法、POCT ②PCT: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熒光法、雙抗夾心免疫化學發光法、酶免法、POCT
感染類項目分析:PCT(降鈣素原)與CRP(C-反應蛋白)比較
【概要描述】 一、降鈣素原(PCT)
降鈣素原(PCT)是血清降鈣素(CT)的前肽物質,是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質,在正常生理情況下,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產生。健康人血液中的PCT濃度非常低,小于0.05ng/ml.在炎癥刺激特別是細菌感染或膿毒血癥狀態下,機體各個組織、多種細胞類型均可產生PCT并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1、 降鈣素原適應癥
?、?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
?、?幫助SIRS/膿毒癥的早期診斷,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
?、?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指導臨床抗生素使用
?、?手術和嚴重創傷患者細菌感染并發癥監測
?、?胰腺炎鑒別診斷
2、降鈣素原臨床意義
2.1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
病毒性疾病時PCT不增高或僅輕度增高,一般不會超過1-2ng,PCT鑒別病毒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均高于傳統標記物(如C反應蛋白、白細胞,紅細胞沉降率等)。
2.2用于膿毒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2012年9月發表的《降鈣素原PCT急診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以下簡稱為“共識”)指出:膿毒癥患者的PCT水平明顯高于非膿毒癥患者。且PCT升高對細菌感染導致的膿毒癥特異性很高,可作為診斷膿毒癥和鑒別嚴重細菌感染的生物標志物。同時,與單純的臨床檢測標準相比,PCT檢測可顯著提高SIRS/膿毒癥診斷的敏感性(97%)和特異性(78%)。把PCT加入診斷標準后,診斷準確率從0.77提高到0.94。
《共識》指出:PCT在SIRS/膿毒癥、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患者的質量濃度依次增高,與病情的嚴重度呈正相關(見上圖),目前PCT診斷膿毒癥的界值水平為>0.5ng/ml.PCT<0.05ng/ml的患者患高風險細菌性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PCT濃度從0.5ng/ml上升超過2ng/ml時,嚴重細菌感染或膿毒癥的發生率增高,如果PCT值大于 2ng/ml甚至大于10ng/ml時,膿毒癥、嚴重膿毒癥或者膿毒癥休克的可能性非常大(超過90%),高水平PCT表明全身炎癥反應非常嚴重,死亡風險很高,應立即開始抗生素及針對性治療。
2.3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
監測PCT的變化趨勢可以作為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手段,PCT持續升高或者不降是治療無效的表現。例如在嚴重社區獲得性肺炎(SCAP)、院內獲得性肺炎(HAP)以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中,PCT水平與痰細菌培養陽性率、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療過程中持續升高或不降是預后不良的標志。
2.4大手術和嚴重創傷患者細菌感染并發癥監測
與細胞因子和其它炎性指標不同的是,在創傷和手術時血漿PCT濃度通常不升高或輕微的升高。沒有細菌污染或內毒素釋放的輕度創傷和小手術病人血漿PCT多處于正常范圍之內,心胸外科手術出現輕微的升高,胃腸道手術及嚴重多發傷和燒傷病人血漿PCT通常在術后或傷后兩天內出現暫時升高,但一般不超過2-3ug/L,推測這可能是腸道內毒素移位所致。若不并發細菌感染、膿毒癥和MODS則很快下降。術后或傷后并發細菌感染,血漿PCT則一直保持高水平或持續升高,若感染和膿毒癥得到根除和控制則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2.5胰腺炎鑒別診斷
國外學者把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水腫性、無菌壞死性和感染壞死性胰腺炎分成三組,并檢測血漿PCT、IL-8和CRP濃度,結果發現感染壞死組平均PCT和IL-8明顯高于無菌壞死組,而CRP在兩組間無差別。水腫性胰腺炎組三種指標均最低。通過ROC曲線統計分析,預測感染性壞死胰腺炎的最佳分界值PCT為。8ug/L,IL-8為112ug/L,以此分界值為基準預測感染性壞死胰腺炎PCT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分別為94%、91%、92%,IL-8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分別為72%、75%、74%.相比之下,PCT與感染壞死性胰腺炎發生最為相關。
3降鈣素原參考值
健康人的血漿PCT質量、濃度低于0.05 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的健康人血漿PCT質量濃度高于0.05 ng/ml,最高可達0.1 ng/ml,但一般不超過0.3 ng/ml.膿毒癥患者PCT的診斷界值為超過0.5 ng/ml,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患者PCT質量濃度波動在5-500 ng/ml之間。極少數嚴重感染患者血漿PCT水平超過1000 ng/ml.
二、C-反應蛋白(CRP)
CRP是一種能和肺炎鏈球菌的莢膜C多糖結合,由5個相同的亞單位(23KD)以非共價鍵聚集形成的環狀五聚體蛋白,分子量為115 KD,半衰期為19h,多由白細胞介素-6(IL-6)等炎性分子刺激肝臟細胞合成。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極微。近年相繼采用膠乳增強的免疫比濁法等技術大大提高了分析的靈敏度(檢測低限為0.005-0.10mg/L不等),用這些方法所進行測定的CRP稱超敏或高敏CRP (英文縮寫為hs-CRP)。
1、C-反應蛋白監測適應癥
?、勹b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
?、诒O控感病情變化及術后感染
?、垲A測心血管病危險
?、苡糜诩膊〉碾S訪和監控療效
2、C-反應蛋白臨床意義
2.1 鑒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
CRP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在感染發生后6-8h開始升高,24-48h達到高峰。比正常值高幾百倍,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病毒感染時,CRP不增高(除了一些嚴重侵襲導致組織損傷的病毒如腺病毒、皰疹病毒等)
2.2監控病情變化及術后感染,并用于抗生素療效觀察
CRP在血中升高的幅度與感染的程度正相關。有研究表明,術后6小時左右,CRP開始升高,如無并發癥應在術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術后出現感染,則CRP長時間不下降;術前CRP升高者,術后感染率也遠高于術前CRP不高者。對細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療時,動態檢測CRP是必要的,它比臨床體征更早作出并發癥警報和治療效果的判定,在粒細胞缺乏癥或機體免疫狀態抑制時更有臨床意義。
2.3預測心血管病危險
持續的輕度CRP升高,說明有持續的炎癥存在,可用于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研究證實,與低水平CRP婦女相比,高水平CRP婦女患血管性疾病的危險度增加5倍,發生心?;蛑酗L的危險度增加8倍。急性心肌梗死時CRP升高,在無溶栓治療時與梗死范圍呈正相關,在與梗死有關的冠狀動脈完全堵塞時CRP更高。CRP可作為缺血性中風預后的獨立預報指標,CRP大于10mg/L比小于10mg/L者危險性大得多。如CRP與總膽固醇、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三者結合在一起更好的預知發生心肌梗死的相對危險度。
2.4 用于疾病的隨訪和監控療效
在疾病發作后的六小時CRP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續的時間與病程相仿,一旦疾病恢復,CRP含量迅速下降,對臨床有一個先驅預報作用。若CRP持續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須予以重視。為此,在病程中,作一系列CRP測定,對觀察有否病情加重,呈現并發癥和治療監控等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3、C-反應蛋白參考值
感染性疾?。簝和统赡耆?0%<3mg/L,99%<10mg/L,10-99 mg/L提示局灶性或淺表性感染,≥100mg/L提示敗血癥或侵襲性感染等嚴重感染。敏感性達100%。
新生兒細菌性感染:一般新生兒血清CRP水平<2mg/L,大于此值即與細菌感染的嚴重程度有關。
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險性評估時:一般認為,hs-CRP<1.0mg/L為低危險性;1.0-3.0mg/L為中度危險性;P>3mg/L為高度危險性。
三、感染類項目分析
據研究,PCT與CRP臨床符合性比較結果顯示:PCT靈敏度=85%;特異度= 86.7%;總符合率=85.7%。PCT與CRP靈敏度=9O%;特異度=67%;總符合率=8O%。數據顯示PCT和CRP在疾病靈敏度上差異不明顯,但在特異性上PCT的特異性明顯高于CRP。
CRP是一種急性反應蛋白,多種因素均可引起其升高,包括在心血管疾病中也會導致其升高,所以臨床單憑CRP一項標志物,大大限制了輔助診斷作用。臨床也需要更敏感、更特異的標志物來提高對重癥感染和敗血癥的診治。
PCT作為新的感染標志物,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影響。因此PCT對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明顯高于WBC計數及CRP,是一項靈敏度好,特異性高的具有鑒別診斷意義的新指標。鑒別細菌性感染和非細菌性感染的能力明顯的優于CRP,而且PCT還可以輔助臨床診斷重癥感染和敗血癥的需求。
PCT對細菌感染發生的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在臨床指導上比CRP更具意義,CRP目前對全身感染有一定的敏感性,在針對局部細微感染其作用是受限制的。 PCT比CRP在抗生素治療效果上更具有的指導性,PCT可避免抗生素亂用。
四、常用檢測方法介紹
?、貱RP: 免疫比濁法、標記免疫測定法、POCT ②PCT: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熒光法、雙抗夾心免疫化學發光法、酶免法、POCT
- 分類:應用服務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07-30 09:38
- 訪問量:
一、降鈣素原(PCT)
降鈣素原(PCT)是血清降鈣素(CT)的前肽物質,是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質,在正常生理情況下,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產生。健康人血液中的PCT濃度非常低,小于0.05ng/ml.在炎癥刺激特別是細菌感染或膿毒血癥狀態下,機體各個組織、多種細胞類型均可產生PCT并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1、 降鈣素原適應癥
?、?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
?、?幫助SIRS/膿毒癥的早期診斷,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
?、?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指導臨床抗生素使用
?、?手術和嚴重創傷患者細菌感染并發癥監測
?、?胰腺炎鑒別診斷
2、降鈣素原臨床意義
2.1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
病毒性疾病時PCT不增高或僅輕度增高,一般不會超過1-2ng,PCT鑒別病毒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均高于傳統標記物(如C反應蛋白、白細胞,紅細胞沉降率等)。
2.2用于膿毒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2012年9月發表的《降鈣素原PCT急診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以下簡稱為“共識”)指出:膿毒癥患者的PCT水平明顯高于非膿毒癥患者。且PCT升高對細菌感染導致的膿毒癥特異性很高,可作為診斷膿毒癥和鑒別嚴重細菌感染的生物標志物。同時,與單純的臨床檢測標準相比,PCT檢測可顯著提高SIRS/膿毒癥診斷的敏感性(97%)和特異性(78%)。把PCT加入診斷標準后,診斷準確率從0.77提高到0.94。
《共識》指出:PCT在SIRS/膿毒癥、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患者的質量濃度依次增高,與病情的嚴重度呈正相關(見上圖),目前PCT診斷膿毒癥的界值水平為>0.5ng/ml.PCT<0.05ng/ml的患者患高風險細菌性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PCT濃度從0.5ng/ml上升超過2ng/ml時,嚴重細菌感染或膿毒癥的發生率增高,如果PCT值大于 2ng/ml甚至大于10ng/ml時,膿毒癥、嚴重膿毒癥或者膿毒癥休克的可能性非常大(超過90%),高水平PCT表明全身炎癥反應非常嚴重,死亡風險很高,應立即開始抗生素及針對性治療。
2.3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
監測PCT的變化趨勢可以作為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手段,PCT持續升高或者不降是治療無效的表現。例如在嚴重社區獲得性肺炎(SCAP)、院內獲得性肺炎(HAP)以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中,PCT水平與痰細菌培養陽性率、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療過程中持續升高或不降是預后不良的標志。
2.4大手術和嚴重創傷患者細菌感染并發癥監測
與細胞因子和其它炎性指標不同的是,在創傷和手術時血漿PCT濃度通常不升高或輕微的升高。沒有細菌污染或內毒素釋放的輕度創傷和小手術病人血漿PCT多處于正常范圍之內,心胸外科手術出現輕微的升高,胃腸道手術及嚴重多發傷和燒傷病人血漿PCT通常在術后或傷后兩天內出現暫時升高,但一般不超過2-3ug/L,推測這可能是腸道內毒素移位所致。若不并發細菌感染、膿毒癥和MODS則很快下降。術后或傷后并發細菌感染,血漿PCT則一直保持高水平或持續升高,若感染和膿毒癥得到根除和控制則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2.5胰腺炎鑒別診斷
國外學者把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水腫性、無菌壞死性和感染壞死性胰腺炎分成三組,并檢測血漿PCT、IL-8和CRP濃度,結果發現感染壞死組平均PCT和IL-8明顯高于無菌壞死組,而CRP在兩組間無差別。水腫性胰腺炎組三種指標均最低。通過ROC曲線統計分析,預測感染性壞死胰腺炎的最佳分界值PCT為。8ug/L,IL-8為112ug/L,以此分界值為基準預測感染性壞死胰腺炎PCT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分別為94%、91%、92%,IL-8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分別為72%、75%、74%.相比之下,PCT與感染壞死性胰腺炎發生最為相關。
3降鈣素原參考值
健康人的血漿PCT質量、濃度低于0.05 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的健康人血漿PCT質量濃度高于0.05 ng/ml,最高可達0.1 ng/ml,但一般不超過0.3 ng/ml.膿毒癥患者PCT的診斷界值為超過0.5 ng/ml,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患者PCT質量濃度波動在5-500 ng/ml之間。極少數嚴重感染患者血漿PCT水平超過1000 ng/ml.
二、C-反應蛋白(CRP)
CRP是一種能和肺炎鏈球菌的莢膜C多糖結合,由5個相同的亞單位(23KD)以非共價鍵聚集形成的環狀五聚體蛋白,分子量為115 KD,半衰期為19h,多由白細胞介素-6(IL-6)等炎性分子刺激肝臟細胞合成。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極微。近年相繼采用膠乳增強的免疫比濁法等技術大大提高了分析的靈敏度(檢測低限為0.005-0.10mg/L不等),用這些方法所進行測定的CRP稱超敏或高敏CRP (英文縮寫為hs-CRP)。
1、C-反應蛋白監測適應癥
?、勹b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
?、诒O控感病情變化及術后感染
?、垲A測心血管病危險
?、苡糜诩膊〉碾S訪和監控療效
2、C-反應蛋白臨床意義
2.1 鑒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
CRP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在感染發生后6-8h開始升高,24-48h達到高峰。比正常值高幾百倍,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病毒感染時,CRP不增高(除了一些嚴重侵襲導致組織損傷的病毒如腺病毒、皰疹病毒等)
2.2監控病情變化及術后感染,并用于抗生素療效觀察
CRP在血中升高的幅度與感染的程度正相關。有研究表明,術后6小時左右,CRP開始升高,如無并發癥應在術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術后出現感染,則CRP長時間不下降;術前CRP升高者,術后感染率也遠高于術前CRP不高者。對細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療時,動態檢測CRP是必要的,它比臨床體征更早作出并發癥警報和治療效果的判定,在粒細胞缺乏癥或機體免疫狀態抑制時更有臨床意義。
2.3預測心血管病危險
持續的輕度CRP升高,說明有持續的炎癥存在,可用于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研究證實,與低水平CRP婦女相比,高水平CRP婦女患血管性疾病的危險度增加5倍,發生心?;蛑酗L的危險度增加8倍。急性心肌梗死時CRP升高,在無溶栓治療時與梗死范圍呈正相關,在與梗死有關的冠狀動脈完全堵塞時CRP更高。CRP可作為缺血性中風預后的獨立預報指標,CRP大于10mg/L比小于10mg/L者危險性大得多。如CRP與總膽固醇、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三者結合在一起更好的預知發生心肌梗死的相對危險度。
2.4 用于疾病的隨訪和監控療效
在疾病發作后的六小時CRP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續的時間與病程相仿,一旦疾病恢復,CRP含量迅速下降,對臨床有一個先驅預報作用。若CRP持續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須予以重視。為此,在病程中,作一系列CRP測定,對觀察有否病情加重,呈現并發癥和治療監控等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3、C-反應蛋白參考值
感染性疾?。簝和统赡耆?0%<3mg/L,99%<10mg/L,10-99 mg/L提示局灶性或淺表性感染,≥100mg/L提示敗血癥或侵襲性感染等嚴重感染。敏感性達100%。
新生兒細菌性感染:一般新生兒血清CRP水平<2mg/L,大于此值即與細菌感染的嚴重程度有關。
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險性評估時:一般認為,hs-CRP<1.0mg/L為低危險性;1.0-3.0mg/L為中度危險性;P>3mg/L為高度危險性。
三、感染類項目分析
據研究,PCT與CRP臨床符合性比較結果顯示:PCT靈敏度=85%;特異度= 86.7%;總符合率=85.7%。PCT與CRP靈敏度=9O%;特異度=67%;總符合率=8O%。數據顯示PCT和CRP在疾病靈敏度上差異不明顯,但在特異性上PCT的特異性明顯高于CRP。
CRP是一種急性反應蛋白,多種因素均可引起其升高,包括在心血管疾病中也會導致其升高,所以臨床單憑CRP一項標志物,大大限制了輔助診斷作用。臨床也需要更敏感、更特異的標志物來提高對重癥感染和敗血癥的診治。
PCT作為新的感染標志物,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影響。因此PCT對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明顯高于WBC計數及CRP,是一項靈敏度好,特異性高的具有鑒別診斷意義的新指標。鑒別細菌性感染和非細菌性感染的能力明顯的優于CRP,而且PCT還可以輔助臨床診斷重癥感染和敗血癥的需求。
PCT對細菌感染發生的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在臨床指導上比CRP更具意義,CRP目前對全身感染有一定的敏感性,在針對局部細微感染其作用是受限制的。 PCT比CRP在抗生素治療效果上更具有的指導性,PCT可避免抗生素亂用。
四、常用檢測方法介紹
?、貱RP: 免疫比濁法、標記免疫測定法、POCT ②PCT: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熒光法、雙抗夾心免疫化學發光法、酶免法、POCT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相關服務
-
生化自動分析儀項目間試劑的交叉污染及其避免方法
很多類型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因其清洗系統的工作模式所致,一個項目對緊隨其后的一個甚至幾個項目的測定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試劑污染,并且隨著儀器使用時間的累加,儀器狀況的下降,試劑交叉污染的程度會有所加劇。在實際工作中主要表現為某一項目的測定結果一直符合臨床要求,可是一段時間以后測定結果趨高,并且日益明顯;而單獨測定該項目時測值又合理起來,給日常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避免試劑間的干擾,變的非常重要。 試劑間的干擾有兩個的原因:一是試劑中含有下一個測試所要測定的底物,或是含有的某種試劑成分與下一反應所要測定的底物有作用,因而直接干擾下一反應的測定結果;另一個則是該試劑所引導的反應對下一個項目的反應進程帶來了間接的干擾,因為在有試劑污染的情況下,下一項目所測定的是前后兩個項目反應的綜合作用結果。下面通過對試劑成分的分析和相應試驗來找出試劑交叉污染可能帶來的情況,進而指導相應的項目調整和結果分析。 1 試劑間可能發生的干擾情況 1-1 ALT(IFCC)、AST(IFCC)試劑中含有高活力LD成分,有可能會對LD的測定帶來干擾。 1-2 ALP(IFCC)、CK(NAC-activated)、CK-MB(NAC-activated)、CO2(PEPC)、α-Amy(EPS)等試劑中使用磷酸緩沖液,可能會對其后的Mg2+ 測定帶來干擾。 1-3 ChE(Butyrylthiocholine)、TC(ChOD-PAP)、Glu(GOD-PAP)、 UA(Uricase)、 α-HBDH(DGKC)等試劑使用磷酸緩沖液,可能會對無機磷的測定帶來干擾。 1-4 CK(NAC-activated)、CK-MB(NAC-activated)試劑中含有Glu成分,其分析方法的原理中包含Glu的已糖激酶(HK)反應過程,因此可能對Glu測定帶來干擾,尤其對Glu的HK法測定可能帶來嚴重干擾。 1-5 Mg2+試劑 (Calmagite)中含有EGTA成分,為Ca2+絡合劑,可能對Ca2+的測定帶來干擾。 1-6 個別試劑以甘油做酶的保護劑,因此可能對TG的測定帶來干擾,等等。 2 干擾的排查和發現 事實上各個公司所提供的產品說明書常不能夠全面反映試劑組成的情況,因此通過實驗發現試劑交叉污染可能帶來的干擾變得相當重要。下面以兩個試驗來加以說明。 2-1 將某一試劑作為樣本進行全套項目測定,考察結果的情況,進而確定發生試劑交叉污染時造成直接干擾的項目。 2-2 1 份樣本分為兩份,一份加生理鹽水或其他適當的稀釋液,另一份加等量的試劑,同時測定、考察結果的變化,進而確定可能發生試劑交叉污染時造成干擾的項目。進行這一實驗時,使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可能會得到更為理想的結果,尤其是針對雙試劑反應時,R1、R2加入時機可以得到更為精確的控制。 此外,由于試劑成分的復雜多樣性,實時儀器狀況的獨特性,可能發生的試劑間的交叉污染的情況不盡相同。 3 干擾的避免 試劑間的嚴重干擾會極大的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因此隔絕二者間的聯系非常必要。一般在安排項目順序時要求兩個項目間至少要有一個非干擾項目,而最徹底的做法則是將被干擾項目置于干擾項目之前,以消除干擾發生的可能。同時要求檢驗人員對儀器的工作狀態要了如指掌,并在一個樣本的項目選擇或一個樣本的最后一項與下一樣本的第一個項目選擇時對于試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加以考慮,合理安排項目順序,以便得到更為合理的結果。 通常情況下可以按照以下順序安排項目:ALT 、AST、 ALP、γ–GT 、ChE 、TP、 Alb 、TBIL、 DBIL 、Urea、 UA 、Cr、 CK 、CK-MB、α–HBDH 、LD、 Glu 、TG 、TC、 HDL-C、 LDL-C、αpoAI、αpoB、 α–Amy 、CO2 、P3- 、 Fe3+ Ca2+ Mg2+、。 實際工作中,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連續的多個項目的測定,每個反應的詳細過程難以探知,因此理論分析結合實際應用可以摸索出一套符合本單位工作的方法。 - 感染類項目分析:PCT(降鈣素原)與CRP(C-反應蛋白)比較 07-30
- 血清總膽汁酸測定在肝病和ICP中的臨床意義 08-08
Copyright ? 2022 武漢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鄂ICP備10208809號-1 | SEO